作者 : 鄧一琳 2011.10
我最近在學習趙幼斌先生的《論太極拳“十八在訣”的技術內涵》一文。趙先生的文章寫得精闢,讀後深有感觸。我現在就我習拳十五載時對趙先生講解的感悟,寫出來和大家共享,以期拋磚引玉。
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
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
論太極拳 "十八在訣" 的技術內涵
作者:趙幼斌
“十八在訣”,又稱“十八句訣”,為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祿禪次子楊班侯(1837-1892)所傳,首見於楊班侯再傳弟子吳孟俠所著《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》之中。這短短十八句話、七十二字,精闢、準確地闡明了太極拳的勁力、勁點、勁法等動作要領,對於準確把握太極拳的技術內涵大有裨益。
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
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
三赴京城跟邱慧芳老師學拳
42式通病指正
作者:鄧一琳 2009-10
我習拳已有十餘年歷史。2008年曾兩次赴京求教於世界冠軍邱慧芳老師,主攻42式太極拳。今年9月5日~ 9月10日又再次赴京參加中華武術雜誌為全國、乃至世界的太極拳愛好者舉辦的第四期太極名家講堂, 仍師從於邱慧芳老師。同班學習者來自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地,大都是各地太極拳活動中心的教練或骨幹成員。習拳歷史少則也有若干年。大家的基本功都很不錯,也曾下過相當的功夫來儘力規範自己的動作。但經邱老師一指點,才發現幾乎所有的動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, 即習拳的第一個階段就應該解決的"塑形"問題(邱慧芳語) 仍沒有解決。現就大家習拳中的共同問題(我相信也是各地廣大太極拳競賽套路習練者的普遍問題) 及邱老師對大家動作的指正作一小結,以求惠及更廣大的太極拳習練者。我本人水平有限。有不到、不正之處還望邱老師和廣大同仁愛好者批評指正......
作者:鄧一琳 2009-10
我習拳已有十餘年歷史。2008年曾兩次赴京求教於世界冠軍邱慧芳老師,主攻42式太極拳。今年9月5日~ 9月10日又再次赴京參加中華武術雜誌為全國、乃至世界的太極拳愛好者舉辦的第四期太極名家講堂, 仍師從於邱慧芳老師。同班學習者來自全國各地及世界各地,大都是各地太極拳活動中心的教練或骨幹成員。習拳歷史少則也有若干年。大家的基本功都很不錯,也曾下過相當的功夫來儘力規範自己的動作。但經邱老師一指點,才發現幾乎所有的動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, 即習拳的第一個階段就應該解決的"塑形"問題(邱慧芳語) 仍沒有解決。現就大家習拳中的共同問題(我相信也是各地廣大太極拳競賽套路習練者的普遍問題) 及邱老師對大家動作的指正作一小結,以求惠及更廣大的太極拳習練者。我本人水平有限。有不到、不正之處還望邱老師和廣大同仁愛好者批評指正......
跟世界冠軍邱慧芳學拳
作者:鄧一琳 2008-6-1
從接觸太極拳習練至今已十年又一,有了一定的柔韌性,也看了不少VCD盤,如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,看過的名家演示不下十人,也儘力摹仿,但終不得其真諦。心中一直有個願望,能有朝一日當面請教太極名師、名家,指點規範自己的動作。經過一番周折,終於如願以償......
從接觸太極拳習練至今已十年又一,有了一定的柔韌性,也看了不少VCD盤,如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,看過的名家演示不下十人,也儘力摹仿,但終不得其真諦。心中一直有個願望,能有朝一日當面請教太極名師、名家,指點規範自己的動作。經過一番周折,終於如願以償......
訂閱:
文章 (Atom)